血栓性静脉炎
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,同时伴有血栓形成。发生于浅表静脉者,临床称为浅层静脉炎,发生于深层静脉者,称为深层静脉炎。 临床表现: 1.浅层静脉炎:急性期局部红肿疼痛、状如索条,触痛拒按,肢体活动不利,舌苔白腻,脉细数或弦数。慢性静脉炎由急性期迁延而致,局部皮下有硬条索,触之如弦线,皮色可见紫暗或褐色,触之不适,可有局部或肢体浮肿。 2.深层静脉炎:急性期恶寒发热,口渴喜饮,患肢明显胂胀疼痛,行走时剧痛难忍,小便短赤,大便干燥,舌红苔白腻,脉弦细滑数。 慢性期病程日久,患肢肿胀,按之不留指痕,沉重感,疼痛,肢凉麻木,皮肤紫暗坚硬,久行久站后症状加重,舌淡,齿痕,苔白或白腻,脉沉细数。 本病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:①患者长期卧床、妊娠和静脉曲张致使下肢静脉内血流缓慢;②外伤或手术引起血液浓缩等,增加了血液的凝圃性;③外伤、手术、感染和血管疾病等引起静脉壁损伤。以上三种因素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发病的主要原因。本病好发部位为四肢和胸腹壁。 此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是气血凝滞,脉络阻塞,急性期多湿热引起,慢性期多与寒湿有关。在治疗方面,以调理气血为本,兼顾祛除邪气。故刺以局部,出尽恶血,使其新血再生,畅通血脉。

|